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武汉经开区开展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实践活动试点学校交流学习活动-环球头条

2023-05-23 18:47:57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邓华萍 虢碧莹)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推进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工作互学互鉴,5月17日,武汉经开区教育局组织奥林小学、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等5所学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

交流活动形式分为现场学习考察和问询交流。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们走进5所学校的水资源监测实验室,全方面了解各校在长江大保护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水质监测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角湖小学教师正在分享学校长江大保护生态教育工作经验。学校供图

活动代表走进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自然校园,参观该校水质检测实验室。学校供图

实验小学:构建课程体系,打造“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该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保护长江水”课程体系,从知识、能力、素养三大层面来培养学生,以实验室探究和野外科考的方式开展,坚持“校内+校外”两条线,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走进水科技、学习水知识、了解水文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在项目推进中,实验小学“UGES”(高校、政府、企业、学校)“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保证了长江大保护“六项行动”顺利实施,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提供了教育基地、构建了教育知识、发展了创新能力、解决了实际问题。

实验小学《保护长江水》课程体系。学校供图

学生常态化学习《水质指标与水质监测》。学校供图

奥林小学:坚持科研驱动,借助多元课程守卫“一抹绿”

该校以武汉市长江大保护专项课题为抓手,构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发展实施路径,并着力研发《长江流域大保护水质监测综合实践课程》校本教材,通过课程的实施,逐步打造“KUDOS”模式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奥林模式”。

该校组织撰写长江流域大保护集体课题并顺利开题。三位老师也申请了长江保护专题个人课题,并成功立项。该校以“水质监测”主题的科学课为载体和内核,引导学生关注长江生态环境,先后开展了多次长江水质监测校外实践课程;以“长江历史文化”项目化的语文课为依托,带领学生了解长江历史文化、长江有关的诗词,提升学生的人文积淀与情怀;以“悦长江美景”作为主题的艺术课为依托,带领学生赏析长江风光,实地探访武汉长江地标,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实践奉献”作为主题的劳动课程为依托,开展各种类、多频次的社会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同时,为配合校本课程和项目化教学的落地生根,该校开设了长江流域保护相关实践活动社团,带领学生了解长江水文、水理,了解、学习污水处理流程和原理,研发、制作污水处理模型;利用陶泥制作长江生态模型等。

奥林小学学子在长江沌口段水域开展取水活动。学校供图

奥林小学师生在取水现场开展水质检测。学校供图

三角湖小学: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实践活动

三角湖小学因毗邻三角湖而命名,作为武汉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暨水质监测行动试点校,该校由校长牵头,带领行政团队,融合科学、语文、信息、美术多学科教师团队,成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研究小组。立足课堂主阵地,以跨学段、跨学科、校内外联动的融合教育课程以及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联合江汉大学环境健康学院专家团队,制订了详实的授课计划和丰富的课程内容,采用双师授课的模式,以年级普及月课和“碧水”环保学生社团精研周课的方式,围绕水资源保护和长江生态环境开展授课和讲座10余次。该校充分整合周边环境教育资源,选取校园周边的三角湖、后官湖、打鼓渡河等水域为水质监测点位,带领学生实地探访,了解家乡河湖周边生态环境,组织水质检测等活动。

该校还创新开创环境保护类校本课程、节水课程、STEAM项目课程中的生态种植课程。3月,联洽武汉教育电视台参与武汉市中小学中国水周公开课录制工作;组建巡湖志愿队,开展以大地美容为主题的“河小青趣巡河”环创劳动活动;结合学校家长资源,开展家长讲坛,为四、五年级学生科普长江流域水文水体及动植物知识。

三角湖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水质检测。学校供图

三角湖小学长江大保护主题家长讲坛现场。学校供图

沌口小学:建立“研究+实践”模式,协同“家校社”,创新立体推动生态环境教育

学校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国家课程中,开发德育微课程、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突出活动育人,注重知行合一,倡导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组建“水科技”学生社团,对长江流域万家湖的水质进行监测;联合车都生态公司,共同举办“河你一起,守护碧水”万家湖水环境维护联合行动;成立“小青葵”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进行了水质监测、植物绿化、社区卫生志愿服务等活动;携手长江日报公园客工作室,开展“长江有鱼、湿地有我”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园博园长江文明馆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在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中,学生们拓宽了眼界,切实增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此同时,多元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也充分发挥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

沌口小学小青葵志愿服务队。学校供图

沌口小学师生走进万家湖,开展水质监测活动。学校供图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提供物资保障,科学分析调研数据,形成调研报告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采取课程研究、社会调查、科研汇报等形式让学生浸入生态环境探究活动,同时开展垃圾分类、环保研学等专项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该校依托自然校园,建立水质监测实验室,设立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专项经费,并采集配备了水质监测相关仪器设备,满足学校水质监测实验工作有效开展,同时配有小学科学及初中生物教师定期组织师生在长江流域、南太子湖水域开展水样采集、测试、数据汇总分析,每年形成《“长江小卫士”长江流域水质监测年度校园报告》。该校师生们还在蔡甸沉湖湿地担任志愿者,一同进行水质调查,抽样调查沉湖水质,分析水质对候鸟生活的影响,直观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学生正在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学校供图

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学生分享考察水域监测报告。学校供图

此次交流活动,5所试点校的教师代表紧扣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说举措、谈感受、提建议、话收获,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会后,5所学校均表示,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构筑互学互鉴平台,共谋生态环境教育发展,为长江大保护贡献经开教育智慧。